永州城外,瀟水西岸,離城2華里處有朝陽巖,又名西巖.這里巖石峭拔雄渾,巖洞幽邃深曠,怪異多姿.每當旭日東升,紅霞映照亭閣,霧靄籠罩蒼林,飛舟南下,激流飛湍,景色變幻,絢麗旖旎,所以有“朝陽旭日”之稱。
據說,唐朝詩人元結任道州刺史時,系舟巖下,見巖石東向,洞口東開,遂命朝陽巖,并作詩贊其勝:“朝陽巖下湘水深,朝陽洞口寒泉清;零陵獨有先賢傳,水石為娛安可羨,長歌一曲留相勸."朝陽風光,從此聞名。
柳宗元在永州10年間,常來游巖賞景,賦詩述懷.現在巖左小巖口的石壁上還有他的《魚翁》詩的摹刻:“魚翁夜傍西巖宿,曉汲清湘燃楚竹.煙銷日出不見人,矣乃一聲山水綠?;乜刺祀H下中流,巖上無心云相逐。”
洞口石壁上有宋嘉右五年(公元1060年)二月五日張子諒題刻“朝陽巖”三個大字,巖洞左右壁互抱,形成天然的拱形,壁上自唐以來,文人題刻甚多。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,明代地貌學家徐霞客,清代詩人兼書法家何紹基,革命的老前輩林伯渠等,都在這里留下了游跡和著述。
洞腹有石泉,清澈刺骨,前人傍巖壁下鑿石為“回曲”,泉水沿“回曲”流入瀟水,淙淙作響,冬夏不息。巖頂有亭,面水依山,木質結構,上蓋琉璃,雕梁繪彩,修復一新;巖后有寓賢祠,內設花圃;洞通后山“青蓮峽”,出口處的“聽泉亭”正在恢復.朝陽公園正在修建,新栽的梧桐、樟樹,枝葉繁茂,已經綠樹成蔭,正與參天古木競美。“江上朝陽洞,無人肯暫過”,凡到過永州的人,都以能暢游朝陽巖為樂。
作者:佚名
編輯:單建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