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零山位于城東3公里處瀟水河心,東西長約25m,南北寬約15m,高出水面約8m,是天然石磯結構的小島。據《永州府志》載:“山曰香零是生香草,零與苓古文通,故名”,又舊《零陵縣志》載“郡以此保,地產香草其葉如羅勒,香聞數十步,唐世上供之,郡人苦之,刺史韋宙秦罷之”。香零山山勢險峻,風景優美,春流蕩蕩之時,有如貼水芙蓉,與波明滅;秋高水落之時,則亭亭孤寺,不可攀躋;若雨后日出,煙繞山腳,縷波而起,林螟江動,水叫石激;往來舟楫若影若現,如有置身煙波浩淼之境,更有“香零煙雨”之稱。柳宗元、徐霞客曾到此游覽,并留有詩文遺跡。過去這里水流湍急,“每逢春夏水漲,誤觸之,木漂人溺,慘人心目,間有攀登山頂者,白浪掀天,兩岸坐視其凍餓而不敢救。”清同治癸酉年(1863年),邑紳黎得盛、王德榜等人倡建觀音閣于山上,招僧居內,設救生船只,雇請專人役使,漲水時,白天打鐘,晚上點燈并常備衣食以周濟落水者。1988年進行了一次維修后,游人絡繹不絕。
作者:零陵新聞網
編輯:單建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