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高向前
近日微電影《東山再起》開機,講述柳宗元在永州的故事,給“東山再起”這一成語典故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。身為永州人,我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侃侃柳宗元,順便八卦一下他的前世與今生,以此作為一個永州后輩對前輩的憑吊。
(一)學霸春風得意,政壇初露頭角。
柳宗元,字子厚,老家山西運城。官二代,祖祖輩輩在朝廷做官,老爹柳鎮官至殿中侍御史,掌管監察工作,優秀的家庭背景,讓柳同學人生伊始,就贏在了起跑線上,甩了同時代的人好幾條街。
柳同學聰明又上進,雖然家世很好,但人家沒有官二代的那些陋習,躺在老子的功勞簿上吃老本,相反,柳同學一直致力于學習,是那種標準的學霸,尤其厲害的是他的文筆。
當時有位崔姓高官要給朝廷寫賀信,苦于自己沒文采,就找柳宗元代筆,13歲的柳宗元洋洋灑灑寫出了《為崔中丞賀平李懷光表》,名動京城。
20歲考取進士,長安的大慈恩寺人頭攢動,柳宗元和30多名新科進士,來到寺里的大雁塔下留詩題名,躊躇滿志,期盼步步高升,人生美滿。
柳宗元第一份工作是“圖書管理員”,不過,他服務的對象級別有點高,是皇帝唐德宗。工作兢兢業業的柳宗元,后來受到顧少連和韋夏卿兩位京兆尹(相當于北京市市長)的賞識,當了市長秘書,一時間,他的朋友圈都是韓愈、劉禹錫等京城達官顯貴,政界要人。
入官場不到2年,位至監察御史,專務巡察中央和地方政治,經濟和司法工作,有權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。從此大唐政壇,憑空殺出了一匹黑馬,讓那混沌的政治職場,依稀可見有了一點別樣的清明。
(二)出師未捷身先死,垂頭喪氣到永州。
歷經風雨磨難的太子李誦苦熬了26年后,終于當了大唐皇帝,年號永貞,也就是唐順宗。這位新皇帝很有魄力,皇上的寶座還沒坐熱乎呢,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。
唐順宗成立了改革領導小組,成員有:王叔文、王伾、劉禹錫、柳宗元、韓泰、程異、凌準、陳諫、陸質、李景儉、呂溫等人,下設辦公室,柳宗元兼辦公室主任,負責總攬全面深化改革的日常事務。形成"二王、劉柳”的政治核心,永貞改革正式拉開帷幕。
經過深入調研,結合當時的現實,改革圍繞三個方面展開:一是抑制藩鎮勢力,重建中央集權。藩鎮割據是唐朝政治的頑疾,讓歷任皇帝頭痛,他們將大的藩鎮拆分,權利稀釋,使之無法再與朝廷抗衡。二是抑制宦官勢力,集中國家兵權。當時宦官專權,御林軍被宦官把控,欺民擾民事件屢有發生。三是懲貪腐、用賢能,免苛稅征恤百姓。
有了權利后的改革派靈魂人物王叔文,權傾朝野,假借改革之名,專權濫用,一手遮天。他竟然私底下派改革小組成員陸質去監督太子李純,極力阻止太子上位。由于手伸得太長,忘了人臣的本分,最后被逐出改革的核心圈層,無法再領導改革運動。
靈魂人物之一的王叔文失勢,王伾中風,使得原來處于弱勢的朝廷重臣、宦官、藩鎮勢力全力反擊,加之重病纏身,唐順宗無奈,只能讓位于太子李純。
自此,有筆無劍,權力基礎薄弱的一眾書生意氣的改革者們,在內憂外患,改革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,只能黯然神傷地將改革產品草草下線,垂頭喪氣的柳宗元,在改革的大旗下,只是單純地搖旗吶喊了幾個月,正經事沒做任何,灰溜溜地當了改革的替罪羊,被發配永州。
(三)謫居永州十余年,詩作佳文三百篇
柳宗元從大權在握到被貶湖南永州,從皇帝的紅人到成為棄子,這中間的心路歷程,起承轉合,看上去的失勢,卻為他未來的做詩行文,準備了豐厚的素材。
不是有人說,上帝關上了一扇門,一定會為你再打開一扇窗嗎?老柳的人生,就是最好的詮釋。
柳宗元是個官迷,他的一門心思,還是想在政治上有所見樹。說漂亮點是為大唐的長治久安,說到底也不過是為了能在唐朝的政治舞臺上濃墨重彩,彪炳青史,這或許是古代文人共同的宿命。
在永州的最初兩年,他一直活在變革失敗的陰影里,不能自拔??床磺迩巴镜乃?,只能暫時折起自己心里的羽翼,韜光養晦,靜待時機。
在好朋友吳武陵的鼓勵和劉禹錫的開導下,柳宗元慢慢開始醒悟:政壇種花不開,我可以文壇插柳成蔭??!好男兒志在四方,說干就干。重新拿起筆的老柳,開始了我手寫我心的文壇跋涉……
“溪路千里曲,哀猿何處鳴。孤臣淚已盡,虛作斷腸聲?!?/p>
《入黃溪聞猿》柳宗元入仕不得志的悲憤凄哀的感情怎一個“曲"、“哀”了得!
“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?!?/p>
這首《江雪》,唐朝三百多年的冰雪世界,非他莫屬:自比姜尚子牙,期盼文王再現的美好愿景,在“亦靜亦動”里,得見分明。
“永州之野產異蛇,黑質而白章;觸草木,盡死;以嚙(niè)人,無御之者。"
《捕蛇者說》如同一把利劍出鞘,在黑暗的夜空劃出一道寒光。也成為很多人對永州的第一印象。
柳宗元在永州十余年間,用自己的神來之筆,寫了近300篇文章?!缎∈队洝贰队乐莅擞洝返饶捴巳丝诘奈恼?,將永州推向了世界。自此,因為一個人紅了一座城。
一生都想事業有成,留名青史的柳宗元,政壇的黯然神傷,卻不料在文壇插柳成蔭,得以彪炳千秋。
“山水來歸黃蕉丹茘,春秋報事福我壽民”
柳子廟正門的這副楹聯,銘刻的是永州黎民對柳宗元的紀念,永州人民奉他為神,尊稱柳子菩薩。
如今的永州人,正循著歷史的蛛絲馬跡,深度挖掘,做好柳子這篇大文章,讓異蛇酒名揚天下。那條古樸的柳子街早已經成為了永州這座城市的名片,在它的任何一個角落,只要你愿意,靜下心來,或許都會聽到曾經的“柳子夢囈”。
如果把桂林比做一幅山水畫,那么永州就是一本扉頁泛黃的古書,輕輕地翻開,那卷首上赫然三個大字:柳宗元。
來源:零陵區自來水公司
作者: 高向前
編輯:梁園翠